为什么国外放弃PEG长效生长激素?真相揭晓
在国内市场,“长效生长激素”常被宣传为方便、安全的矮小症治疗方案。然而,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:目前上市的长效产品(金赛增、怡培)均为PEG修饰型生长激素,而这一类药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被放弃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?背后原因值得家长深思。
一、PEG长效生长激素的原理
PEG长效生长激素通过在天然生长激素分子上连接聚乙二醇(PEG),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。这样,孩子每周只需注射一次或两次,减少了打针频率。
听起来似乎很美好,但医学界发现,它带来的副作用和潜在风险远超想象。
二、国外为何放弃PEG长效?
不可降解,存在蓄积毒性
PEG分子量大(40KD),无法通过肾脏或粪便代谢排出体外。长期使用可能沉积在肝脏、肾脏等器官,增加毒性风险。
血药浓度不符合人体规律
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,而PEG长效让GH和IGF-1长期维持在高水平,打乱了自然规律,可能导致GH受体下调,疗效逐年下降,影响最终成年身高。
临床副作用更多
数据显示,PEG长效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每日制剂。部分孩子甚至需要一次注射两针,所谓的“便利性”大打折扣。
研发进展停滞
欧美药企在早期投入研发后,因上述安全性问题纷纷叫停。如今,PEG长效已成为仅在中国存在的产品。
三、国际研发的新趋势
虽然PEG路线被放弃,但国际并没有停止对长效生长激素的探索。
代表性的技术是维昇制药的TransCon GH,它并不改变生长激素分子本身,而是通过可控释放的方式,让药物在体内以接近自然规律的方式释放。该方案已获得国际认可,成为未来长效研发的主流方向。
四、对中国家长的启示
矮小症治疗往往需要多年甚至十年以上,家长在选择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。
不要被“打一针”的便利性迷惑;
了解国际研发现状,避免走在被淘汰的路径上;
优先选择天然结构、不含防腐剂 的每日制剂,更适合儿童长期使用。
例如,安苏萌生长激素水剂,作为国内老牌产品,分子结构天然、不含防腐剂,长期使用更安全,临床经验也更为丰富。
五、总结
国外放弃PEG长效生长激素,并非因为“不需要”,而是因为其长期安全性无法保障。相比之下,天然结构、符合人体规律的每日制剂,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可靠选择。